为何低俗小说之后昆汀就拍不出超越作品?因为只有低俗小说讲了个逻辑清楚的故事,而且用的是让人津津乐道的环形结构。而这种结构之所以合理,是因为主要人物,无论混黑道的贩毒的打拳击的抢劫的,全都是群jerk,jerk做出的事再奇怪都情有可原。但这种“无厘头”模式就不适用于二战间谍和西部牛仔了。无耻混蛋和姜戈都有很大程度上的逻辑硬伤,影响到影片的整体观赏效果。
同理适用于盖里奇和两杆大烟枪。影片的成功真的和导演的气场关系太大了。
昆汀片成功另一大关键——演员与昆汀的契合度一定要高,低俗小说的所有主演全都透着股不着逻辑的狠劲,(除了昆汀自己演的jimmy一看就是外行……)萨缪尔杰克逊展现神演技不说,偶像如布鲁斯威利斯、特拉沃尔塔皆因此咸鱼翻身成就演技派地位;反面教材像brad pitt,就不说自毁形象装教父在一干帅的逆天的德国演员中显得多傻了,连演技上的风头都被沃兹抢光,横扫全部大奖的最佳男配(其实他才是男主!!!)所谓“主角”地位被剥夺的一点不剩,人家评委会更不惜设了个最佳群像演技赏给欧洲梦之队

刚看完这部电影,想从一个非专业的角度谈谈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
叙事结构是别出心裁的,这样一个多角度的叙述我觉得是导演为了在一段不长的时间跨度中打破时间的限制尽可能地饱满角色的形象。很多分镜头的电影为了达成情节上的精巧设计反而在人物上显得粗糙,然而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把焦点放到了角色之间最日常的对话中,且这些对话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情节推动而服务的,这就让观影者可以非常近距离地观察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至少我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几个主要人物都是能够立的起来的。
举几个例子吧

《低俗小说》阿曼达·普拉莫领演,认真活在低俗里(2)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ztxs.com/a/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