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有一部美剧能比过它了吧,我说的不是《权利的游戏》,而是《火线》。
THE WIRE如果较真的翻译可以翻成窃听风云吧,可两位编剧的野心可不止是警匪,而是怀着克制的使命感,用浮世绘的手法来描写毒贩与警察系统,码头工人生活和工会兴衰,贫困区学校的困局,媒体和社会,而其中的看得见的大手是政治,和操弄政治的人。可以说这是一部详尽描绘巴尔的摩的《金瓶梅》,也是美国的缩影。
可以写入影评的太多,我只从笼罩在五季剧情中挥之不去的悲悯感说起。以前听过这样的评价悲悯是决定作品高度的重要指标
看到第二集,主线已经慢慢清晰起来,我能想象这个在嘈杂地下室里不被看好只求形式的专案小组是如何在将来一点点接近事实真相的。这样的犯罪问题的确是吊诡的迷人,人人都知道,警察也知道,但就是拿他们没办法,警察和犯罪分子各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遵循着独有的规则,彼此想看两厌又保持微妙平衡。
剧中很多黑色幽默,地下室里废柴警察的枪声,开会时乱入的声音,开头那个小故事“这就是美国啊”,意味深长又让人啼笑皆非。厉害的是这些幽默都能展现现实的无奈,而非只是调节气氛,增加娱乐效果

什么都没变呢。一季下来社会还是一样烂,只是多了几个蹲牢的人。坏人抓不完,不是靠抓才能完。难道抓住毒贩人们就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吗?抓住毒贩就实现了“正义”?不见得。到底什么是正义?我觉得力量就是正义;事件顺着“力量”这个河岸流淌着,流出不同形状。All in the game.毒贩和警察都只不过是是游戏中的一员。

《火线》看到第二季中段的时候,弹幕中突然出现一句:“看到这里的人们,大家大概都可以做朋友了。”想想确实好像是这样,能因为欣赏而点开第二季的人,大概都因为某些生活经历而在本剧中找到了一些得以共鸣的点。当然,仅仅是共情是不足以让人产生兴趣的,毕竟五季中覆盖了警察、毒贩、工人、政客、教师、记者等众多阶层、职业的《火线》也并未大热。所以,可能最终能被它扣心弦的各位,也都对众生相怀有一份较强的窥视欲吧。
HBO的剧,有一点是非常独特的。即便在开始你觉得无聊

引子
《火线》是我第一部跨了两个年才看完的作品,恰逢西安疫情,在家一个多月,横跨元旦和春节,让我彻底从工作中抽离出来,这种突然慢下来无所事事的生活,给了我去啃一些大部头的勇气和动力。于是乎,我就决定拿下《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火线》。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下午看书,晚上看剧,成了我疫情期间的规律生活。
但是没让我想到的是,《火线》的第一季就让我最先啃不下去,倒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让我看得饶有兴致,在我将《火线》停摆了一段时间后,给看完了。看过的都知道

《火线 第一季》维德尔·皮尔斯作品,Like Toy Soldiers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ztxs.com/a/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