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踩这4个坑,你才能真正维护好“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是第一批体验产品的人,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产品后续的走向都很重要。所以产品经理们都希望可以用好种子用户,帮助自己的产品走向光明的未来。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大多是骨干的。不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在这方面犯过错误。总结了一下,有4个错误要注意避免。

错误1 筛选种子用户过于简单

种子用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先明白谁是真正的种子用户,如何正确筛选种子用户。我观察下来,很多团队特别是创业团队容易停留在表面。对于种子用户,只是简单的按年龄、性别、地区、收入情况去做划分和筛选。然而事实上这只是种子用户的基本信息,应该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目的,有针对性的增加筛选条件。譬如,你的产品是一款面向都市中产人群的中高端美食电商平台,那你的筛选条件可以从以下情况去考虑:

年龄在28-35岁,工作在北上广的女性(符合都市、中产,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购买零食,所以可以优先选择女性);

在不同电商平台购买美食的频率(这里的时间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一个范围区间);

月购买食物消费在XX元以上,占工资收入的X%(因为是中高端美食,所以消费能力需要设定一个范围区间);

是否经常购买或想购买某几类品牌(这里的品牌代表用户的品牌认知,筛选掉低端用户);

家庭婚姻情况(单身、已婚、已婚已育的用户都要包括,不同情况用户购买需求和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

错误2 种子用户要做什么,能得到什么不明确

我们辛辛苦苦找来了符合要求的种子用户,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想好让种子用户做什么?没有为他们准备好明确的指令,这个阶段做什么,下个阶段做什么?种子用户能获得什么好处(大家都很忙,没几个人愿意做活雷锋)。这些都没有明确,种子用户会感觉无所适从,没有得到明显的尊重,我们和种子用户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结果自然是瞎忙一场咯。

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在一开始就要制定好一个大纲,安排好种子用户进入或接触产品之后要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之后如何反馈,反馈之后会得到什么,这些都要事先明确。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

首先给每个用户做一个简单的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什么时间点方便联系,手机设备型号,愿意面谈还是电话等等)并记录在案,这样的话可以对用户有个大致了解,避免在用户不方便的时间和场合打搅用户;

接下来会告诉用户,我们是一个什么产品,需要您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配合我们做什么。需要用什么设备(手机还是平板之类的),怎样使用(是否有特定流程),怎样反馈(使用的感受可以通过微信QQ留言给我,也可以双方约定一个时间,面谈和电话交流)。

种子用户完成阶段任务之后,会给用户一些小福利或者口头感谢(如果公司有足够的预算,会有一套更明确的奖励机制)。有优惠和福利活动,种子用户属于第一批优先通知的人。

对种子用户进行阶段评估,上一阶段用户是否配合我们,如果不配合,看是什么原因,是我们沟通不好,服务不好还是用户实在太忙,没有时间搭理我们。该放弃的用户就果断放弃,毕竟时间有限。

产品不同阶段要注意调整种子用户的任务。比如还在内测阶段,就让种子用户专注体验产品就好;产品上线之后需要传播了,要设计机制鼓励种子用户去分享和传播。

错误3 盲目社群化

这两年社群是一个火爆的概念,大家都喜欢搞微信群或QQ群,动不动几十个微信群。微信群和QQ群确实可以拉近和用户距离,但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边界。

我们曾经做了20多个用户群,运营每人好几个手机,好几个微信小号,天天泡在群里,人人都疲惫不堪。刚开始群还活跃,可很快群就开始沉默。为什么?一个是新鲜感过了,再一个现在每个人太多群了,根本顾不过来,另外维护群是件琐碎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别的事情还做不做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盲目社群化不可取,我觉得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群规模,考虑高效合适的管理方式,确定好活动激励机制。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吴晓波书友会,它其实就是一个粉丝或者说种子用户的自发组织,按城市自行成立,自行选举管理者,自己组织活动,吴晓波频道据说只有一个人管理几十个书友会,但是却可以高效和自身品牌形成合力。

错误4 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在和种子用户沟通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用户都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有时候我们容易陷入这些“用户意见”之中,觉得每一个意见都是对的,每一个需求都要重视和满足,结果就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事实上,用户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有可能会有如下问题:

用户说的不一定是心中所想;

用户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用户意见不一定合理,他们很多意见可能只是一个直观感受,可能会有偏差。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被用户牵着鼻子走呢?在实际工作之中可以从这几点出发:

根据使用场景考虑:用户提出这个需求一般发生在什么场景?是概率很小呢还是高频?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人在不同场景会有不同行为,而用户提反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考虑到这些不同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又必要去还原使用场景。

根据用户目标(真实需求)考虑: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需求了吗?比如用户说没有提醒功能,但是我们其实是有这个功能的,那就要去追问或细究,是我们功能到达率太低?还是用户其实想要的是自己设定提醒时间?

根据产品定位考虑:用户提出要求符合产品定位吗?符合产品定位,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个要求,如果不符合,我们可以暂时搁置。

根据实际资源考虑:用户提出的要求需要多少开发资源?需要多少工作人日?

以上4个错误,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很常见。总结出来,既是对过去工作的一个总结,也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布者:洛雪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ztxs.com/archives/industry/marketing/8069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9:20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

  • 我总结了10种提问型爆文标题句式!可直接套用

    如果你用1天的时间来写篇好文章,那你花掉半天时间想一个好标题都不过分! 是不是觉得我有点言过其实了?没关系,先来问你2个问题:1、花了很长时间,写了一篇很牛的卖货推文,定稿后,使用不同的标题投放,最终推文打开率,转化率相差很大?2、在头条上面同样的一篇文章,使用了双标题,为什么两个标题最终推荐量和阅读量有天壤之别?问题出在哪里?很明显,标题!如果内容是满园风...

    2022年5月16日
    5000
  • 这样有想象力的文案,真太惊艳!

    文 | 文案怪谈(ID:copywriter_s)大猪 有时候,文案是一种观点,是你看待事物的一个独特角度。   比如,有人把伞说成是 “会移动的晴天”,有人把 “杯子” 说成是 “建筑水的形态”。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长诗——《在意义丛林旅行的向导》,来自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阿多尼斯是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诗人、思想家,在世界诗坛也享有盛誉...

    2022年5月15日
    7100
  • 什么是内容营销?

    今天的主题:什么是内容营销? 我想我可以把“内容营销”放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场景中理解,于是,就有了我的“种花论”。   内容营销就像种花。在用户市场这片广袤土地上,撒上种子,蓬勃生长,遍地开花。   种子从哪来?花的种子从哪儿来? 这就要先理解内容营销中的“内容”一词。内容,我认为就是企业需要输出的核心信息(Key Message)。一个企业的产品可能会有成...

    2022年5月15日
    1900
  • 大家都在聊得软文案怎么写?只需这3个方法

    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有一句台词:「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 是啊,曾经的我们,思想简单,内心柔软,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落落之后,从暴风中走出的你,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跨入暴风时的人了。 你的心越来越硬,连刀枪都不入,更何况是广告?文案重复千遍,入眼,入耳,入不了心。 然而我们知道,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几乎无坚不摧,却可以被世界上最软的物质「水」渗透,这告诉我...

    2022年6月20日
    5.4K00
  • To B运营思考:B端视频号应该这样做?

    hello大家好,这里是To B运营派,一个专注于B端运营的公众号。 视频号的发展如火如荼,部分To B企业也纷纷布局视频号,但是数据却不尽人意。我们不禁思考:B端业务是不是值得投入去做视频号?视频号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好的内容永不没落,视频只是现阶段以用户更感兴趣的内容呈现方式,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To B视频号的实操思考以及一些经验分享 1 // ...

    2022年5月8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