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源自网络
圆润的珍珠固然完美,而有一种珍珠,却以奇形怪状和遍布“瑕疵”获得喜爱,透露出非凡气质。
那就是“巴洛克珍珠”(Baroque Pearl)。
由大英博物馆,以及设计师珠宝品牌PN JEWELRY,联名推出。
以巴洛克珍珠的独特个性,融入艺术藏品的灵感,给独特的灵魂赋予了历史人文气息。
首饰的包装很有创意,是一个又甜又酷的手提小包包,外面印刷着名画,充满艺术气息。
“巴洛克”一词,在葡萄牙语里是“不规则珍珠”的意思。
19世纪中期,在艺术史上,巴洛克被命名为一种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对巴洛克珍珠首饰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珍珠而言,“巴洛克”是一个广义的称呼,指的是几乎所有不圆的天然珍珠。
它们的外形都很“崎岖”,扁的、长的、方的、椭圆的都有,甚至有些形状难以形容。
不仅样子奇特,甚至遍布生长纹和凹凸,看似是瑕疵,反而是巴洛克的独特之处,世界上绝不会有两颗相同的巴洛克珍珠。
但巴洛克不改珍珠的迷人本质,它依旧有着厚润的珠层,表面会泛出七彩光晕,独具魅力。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就已经很欣赏这种珍珠特立独行的美,尤其受贵族女子喜爱。
巴洛克也激发了中世纪首饰匠人的灵感,当时巴洛克首饰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繁复华丽,件件珍奇。
近年来,巴洛克珍珠又开始在珠宝时尚中掀起流行,现代简约的设计,竟然和它也很搭。
看似张扬,却不改珍珠润泽本质,是一种不盲从的复古、不经意的文艺、不流俗的优雅。
链长约45cm(含5cm延长链)
经典的珍珠串项链,巴洛克珍珠的不规律,打破了刻板,多了洒脱的意味。
设计灵感源自大英博物馆的一件雕塑藏品《奔跑的女孩》,作品年份是公元前520~前500年,馆藏编号为1876,0510.1。
女孩四肢矫健,一边奔跑一边提着裙摆,姿态生动,具有奥林匹克运动之美。
设计师将雕塑形象,做成银饰,镶嵌在正中间一颗大的巴洛克珍珠上。
巴洛克的奇特形状,恰好和女孩的动态很相配,俏皮灵动。
这颗最大的巴洛克珍珠,俗称“大巴”,又大又亮,形状就像一朵云,每颗都不一样。
珠链用椭圆形天然珍珠做成,这是一种无核的淡水珍珠,个头虽小,但颗颗皮光细腻。
一整串白白润润的,继承了经典珍珠串的优雅,不规则的形状打破了沉闷,时尚与优雅并存。
戴上后长度大概在锁骨附近,呈现优美的圆弧形,衬托出不俗的时尚气质。
黄铜柠檬石直径约1.5cm,链长约42cm
如果你喜欢出其不意的巴洛克创意首饰,那么这款很适合。
多种不同形状的巴洛克拼接,同时添加了岫玉、柠檬石、黄铜等多种材质,碰撞出独特的气质。
灵感来自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式风格的藤蔓花纹设计图册》(馆藏编号1978,1007.28.1-5),来自1770~1800年的法国,上面描绘了中式园林,具有中西融合的风格,浪漫清新。
竹节、竹叶、玉石、巴洛克珍珠,白色与绿色的协调搭配,让项链既有中式的韵味,又包含法式风格的情调。
主体吊坠是一颗大的巴洛克珍珠,光亮莹白,存在感很强。
设计师别出心裁在上面描绘了竹子和竹叶,有种白宣纸上落下水墨画的韵味。
旁边点缀一颗绿色柠檬石与黄铜拼接设计的圆球。
柠檬石是玛瑙的一种,色调黄中带绿,像阳光中一颗刚长出来的青涩柠檬,温暖而清新。
黄铜上也镀了黑色水墨竹叶,呼应了巴洛克珍珠上的图案。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沉稳的湖水绿色,温润质朴,并微微通透。
雕刻成竹节的形象,让项链整体更透露出清雅的东方风骨。
另一半拼接了两种巴洛克小珍珠,一种是椭圆的淡水无核珍珠,另一种是扁状小巴洛克。
像这种扁状小巴洛克也是近年很流行的品种,有人称它们为“碎银子”,银白色的透亮质地,特别像块状的碎银,因此而得名。
而椭圆的淡水珍珠,则光泽莹润,皮光细腻,是西式的浪漫柔美。
佩戴效果时髦又典雅,又透露出不凡的气质,别具一格。
项链尾端采用磁贴吸附扣,轻轻一吸就能开合,非常方便好戴。
贝珠莹润,金属链条有一种冷感,一暖一冷的两种材质碰撞在一起,质感满满。
两条项链,不同材质,双层高光,不同于传统珍珠项链,优雅的同时很有气场感。

还有巴洛克珍珠吊坠,可另外购买,串在项链上搭配更时髦。
发布者:洛雪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ztxs.com/archives/shoushi/7985